能源安全是"心腹之患" 日本没打算放弃伊朗油田
- 编辑:5moban.com - 18菲國政府一開始嚴厲譴責中國船隻的行為,然而杜特蒂於26日表示,他在2016年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允許中國在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捕魚。
對於處在重視同儕想法年紀的高三生來說,不顧主流的升學風氣成為少數的12%,進入職場就業,應該是經過一番掙扎或不得已才做出的決定,應當給予尊重。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台8成以上的高中生畢業後會直接升學,而約有12%的人會選擇就業,而這12%的高中畢業生中,男性約佔6成,女性4成。
那些高中畢業生,去了哪些產業?那些進入職場的高中畢業生投入到哪些產業去了呢?教育部統計指出,畢業後選擇就業的高中生,他們最主要投入的產業是住宿和餐飲業,比例佔全部就業者的25-30%,其次是其他服務業和製造業佔10-15%,103-106學年每一學年的情形大同小異。103-106學年間,各縣市高中生畢業後選擇就業比例最高的是嘉義縣,落在20-25%,其次為澎湖縣、花蓮縣和台東縣,比例約在15-20%左右,全部低於10%的只有台北市。其次是住宿及餐飲業,佔15-25%,再來是農、林、漁、牧業,比例有微幅上升的情形,從不到5%提升到10%以上。這份資料雖能顯示出高中生畢業後選擇就業情形和在各地投入產業的比例,卻未統計為什麼不繼續讀大學的原因。不過,各縣市的情形也有所差異。
然而從各縣市來看,選擇就學或就業的比例就會有不太一樣的情況出現。而澎湖縣主要投入產業則是公共行政及國防為主,且在106學年大幅攀升到50%,其次才是住宿及餐飲業,約15-30%。對於新人來說,在平均租金七萬以上的東京生活,如果你進入的公司給予補助讓你入住社宅或是宿舍,房租就有可能可以一口氣從七萬降到兩萬不到(因公司而異)。
雖然待遇的交涉沒有經驗。甚至可以說,在日本要找到一份工作其實不難。(延伸關鍵字:ワーキングホリデービザ、就労ビザ、留学ビザ、配偶ビザ、高度人材ポイント制) photo credit:The Yomiuri Shimbun/AP/達志影像 出國前:合約該注意什麼?薪水怎麼談? 在日本的薪水要怎麼談呢?包括像是定期回國機票、獎金等其他福利,怎麼樣才算合理? 在昭和年代末期迎來的經濟奇蹟,讓上一代的日本人有著濃烈的加班文化。有長期雇用外國人經驗的公司,對於像我一樣的外籍工作者而言生活上會相對順利一些。
有許多公司會有宿舍、社宅等等物件,但也都是隨著公司規模和制度完善與否而異。各大日商就職博覽會 日本活動: 日本各地舉辦的「合同說明會(就業博覽會)」:現場情報的重要來源,從公司攤位參與人數判斷競爭者的多寡,可發覺隱形冠軍(知名度不高,但是在產業界有著雄厚的獲利甚至壟斷市場)。
而合法就勞許可的年數,也會因為公司規模而有所不同。舉例來說,日本點心大廠明治製菓2015年的事務職的求人倍率就是2750倍(合格4名,應徵者1萬1000名)。中途採用居多,通常都是轉職的缺,需要有工作經驗。那是一個「越努力、報酬越高」的美好年代。
允許的業種也會有所限制。在求職的時候記得注意一下對方招募條件的「厚生福利」裡面,是否包含住房補助。優良的B2B公司福利不會比B2C差,然而競爭難度是天差地遠。文:葉乃元 出國前:工作哪裡找? 想去日本工作,但工作怎麼來?一般常見的有親友介紹、獵人頭、仲介公司,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去LinkedIn找。
最常見的就是給出行情以上的薪水,然而備註內容寫著包含30小時的服務加班。有不少朋友是透過獵人頭找到工作,能力有基本規格的話,基本上都不會太困難。
而工作簽證的話,則要看公司規模來決定你取得簽證的難易度和長度。這就是為什麼求職的時候,進行情報蒐集、自我分析以及業界研究十分重要。
在攻略上也可以參考キャリコネ、みん就、Glassdoor等一些求職社群,上面都會有現役員工的感想回饋,是不錯的情報來源。薪水待遇的交涉上,我因為是新鮮人所以沒什麼經驗。但工作環境是重體力勞動,薪水待遇也還是處在不那麼優渥的階段,所以長久而言並不是個適合優先考量的產業。各大學就業博覽會中的日商攤位:業種豐富多元,和學校有接點的話交談相對親切。然而在看薪水的時候,請各位記得要看有沒有包含一些奇怪的附加條件,像是薪水的數字看起來很高,但其實工作內容過度繁重,或是工作時數不合理等等。Work in Japan 搜尋業界排名然後從排名的1~50一間一間看求人條件 台灣活動: Persona台灣保聖那:定期舉辦的春季日商求職博覽會,博覽會中也有求職相關講座(履歷撰寫、面試準備、舉止打扮),有預約制的一對一個人職涯面談。
裡面外商居多,應徵的通常是在日對日的即戰力。除此之外,近年來日本大量在招募有能力的外國人,因此推出的相當優惠外國高知識份子的「高度人材ポイント制(高度人才點數制)」也可以參考看看。
重點是在打開自己狹隘的視野,認識一些B2C(目標客群是ㄧ般民眾)以外的B2B公司(目標客群是企業)。甚至到近年來演進到「服務加班(サービス残業,不算加班費的加班)」。
這方面的窘境可以透過事前的情報搜集,和多方的交換情報來避免,請各位在求職的時候記得好好保護好自己。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延伸查詢:「日本求職」、「就職活動」等關鍵字,或是開始參加一些求職說明會。
除了詢問事業體、內容、職缺,偶爾也可以創造接點和前輩保持聯絡。但要找到適合長期發展的工作,卻有相當程度的難度新秀年的考驗通常第一年加入NBA新秀球員會經過嚴格的NCAA軍事化團體訓練,球員們為了一拼兼具發財和實現夢想的NBA會極度自制,Villanova大學的教練Jay Wright認為絕大多數的大學球員都非常積極且自我要求。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Anthony Bennett飲食控制不佳在NBA這種最高等級的職業球賽,球員就如同分工精密的科技工廠,每一環都是充滿著細節和思維的碰撞,而飲食更是極為重要的環節,有些球員選擇以健康為最大優先,有些則以心理愉悅感作為最大考量。
第三是受傷,傷勢是NBA最無法預期也最偏向運氣層面,並非人為因素得以左右。Maryland大學的教練Mark Turgeon表示大學籃球員,特別是天賦條件出眾的球員會更加自我鞭策,「距離職業最高殿堂只差一步之遙,名利即將雙收下,再苦也願意撐下去。
」但這群高天賦球員們進到職業聯賽,突然間從高度約束的體制轉換到相對自由的職業聯賽,又領著罕見的高薪,這種從超緊到超鬆的落差就是測試天賦能否兌現的第一道關卡。當時灰熊隊陣中還有Tony Allen和Zach Randolph兩名前輩對Thabeet循循善誘,但Thabeet始終故作自我,「他當時根本不聽我們的,我就想他未來肯定會很辛苦。
文:Simon美國人常常用「draft bust」來形容不如預期的新秀,有一部分的球員是天賦兌現率不高或是表現普通,近年最多人討論的例子是Andrew Wiggins,另一部分球員則是頂著超高天賦卻無法在NBA生存。第二是球員技術風格,新秀某部分的技術和球隊戰術或是現代體系無法匹配而造成兌現率不高。
我把本文討論收攏在以下的範圍:加入正常團隊的球團,沒有太多傷勢困擾,有著不錯的隊友和前輩們。根據灰熊駐隊記者報導,Thabeet在練球時非常認真努力,但他從不留下來練球或做更多的訓練菜單,就連老大哥們都主動加練時,Thabeet總是準時走人,「我覺得他太小看NBA了,加練不是加班,而是投資,但他當時不夠懂。」年輕的騎士隊球員Collin Sexton則是早早發現飲食的重要性,一年前Sexton還在打NCAA時喜歡在賽前吃墨西哥玉米片,但進入NBA後,Sexton聽取訓練師的建議,將賽前食物改成健康的水果和豐富的蛋白質,「打滿整場NBA賽事需要充沛的體力,因此我需要能確實提供能量和體力的健康食物。先來看看高天賦高兌現的球員對飲食的看法。
」Channing Frye說道,「許多球員會在賽前放肆大吃,並以此帶著愉快的心情上場比賽。」Hasheem Thabeet對此難以抗拒,他對飲食完全以美味作為選擇標準,即便當時灰熊隊的主戰中鋒Marc Gasol正力行飲食控制,多次提醒Thabeet不該如此亂吃,但Thabeet始終不以為意,甚至會偷帶零食回飯店。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Hasheem Thabeet從還未加入NBA前,Anthony Bennett就有體重過重的問題,「他的身形一點都不像職業球員該有的樣子。而這種沒有飲食自律衍生字另一個更大層面的問題:職業意識低落職業意識低落Thabeet在剛加入聯盟時雖然被認為有非常高的天賦和極佳的體型,但也被評估為籃球生手。
目前在Alabama大學執教的前NBA教練Avery Johnson就認為不少球員會迷失其中,「抵擋過於自由的慾望,這是進入NBA的難關,也是對人性的巨大考驗。」ESPN的記者Baxter Holmes報導過NBA球隊休息室的餐點,裡面各種食物一應俱全,從炸雞、薯條、披薩和漢堡到健康的鮭魚、雞胸肉和蔬菜等等,而這就是新秀的第一道坎:能不能把健康擺在眼前。